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,你并不孤单。没有人能逃脱争吵后尴尬的沉默世界,相信我,这种沉默背后远不止是一时的发脾气。
我们为什么在争吵时保持沉默?
我在咨询中听过无数关于情侣、朋友或同事在小冲突后选择关闭“广播”,让空气进入“静音”模式的故事。现在,你有没有想过这种沉默是为了和平还是冷战?这里就出现了著名的“等我冷静下来再说”的说法。很多时候,我们像藏着破袜子一样掩盖自己的情绪:希望没人注意到。
心理学告诉我们,冲突后,有时我们觉得沉默能保护我们免受更大的伤害。这就像在玩电子游戏时按下“暂停”,因为你需要喘口气。这是一种百分之百人类的防御行为。但注意:如果使用过度,也可能变成一种危险的工具。
你感到生气吗?这项日本技巧将帮助你放松
沉默:是盾牌还是利剑?
事情变得复杂了!有些人用沉默只是为了冷却局势,但另一些人则把这种静默当作惩罚:“我不跟你说话,让你学乖。”著名的“冷战”可能让对方满脑子疑问:“我做得真的那么严重吗?”“他为什么这样切断沟通?”
我在咨询中见过一些人,尤其是那些挫折容忍度低或难以消化愤怒的人,把沉默变成了他们的舒适区。虽然年龄关系不大,但有时这看起来像是成年人体内的青少年戏码,你不觉得吗?
情绪在掌控
告诉我,你是否熟悉那种因为不知道该说什么而僵住的感觉?很多人没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不满,所以在危险面前,他们像关电视一样关掉了声音。但事实上,在这沉默背后,可能隐藏着不安全感、害怕被拒绝,或者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愤怒。
一个有趣的事实:在东方文化中,沉默有时被视为智慧或自控的象征,但在西方,我们更多把它与惩罚或轻视联系在一起。同一个暂停,不同的两部电影!
打破循环:即使声音颤抖也要说出来
我总是告诉我的患者:沉默解决不了问题,只会延长谜团。你有没有想过,也许对方根本不知道你为什么沉默?积极的沟通是打破沉默毒药的最佳解药。我记得我在一家公司做冲突管理讲座时,一位参与者坦言他曾经沉默好几天,直到学会了两件改变他局面的事:在内心风暴降级后开口……并诚实地表达冲突对他的影响。
下次试试关闭沉默的闹钟,尝试用语言表达,哪怕笨拙,哪怕声音颤抖?试试看。告诉对方这场冲突让你感觉如何。你会发现,很多时候,倾听和被倾听是重建桥梁的最佳途径。
我们试试吗?毕竟,连沉默也有保质期。你呢,沉默结束时,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了吗?